科技引领未来 膜力改变世界
汉膜流体技术,让分离更智能、更高效
三元前躯体处理
三元前驱体(如镍钴锰氢氧化物,NCM)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,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高盐分、强酸性、含重金属离子等特点(如含H₂SO₄、Ni²⁺、Co²⁺、Mn²⁺等)。双极膜(BPM)技术通过水解离再生酸碱与选择性离子迁移,可实现废水中有价金属回收、酸碱循环利用及废水零排放,是新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工艺之一。
核心工艺
1. 预处理
过滤:微滤(孔径0.1-1 μm)去除颗粒物(如未反应的前驱体颗粒),避免堵塞膜孔。
吸附:活性炭或树脂吸附有机物(如络合剂EDTA),防止膜污染。
pH调节:加碱(如NaOH)将pH调至2-3,避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。
2. 双极膜电渗析(BPED)
膜堆结构:
双极膜(BPM)分隔酸室(H⁺富集)与碱室(OH⁻富集)。
阳膜(CEM)与阴膜(AEM)交替排列,形成浓缩室与淡化室。
电场驱动:
金属阳离子(Ni²⁺、Co²⁺、Mn²⁺)向阴极迁移,进入浓缩室。
SO₄²⁻向阳极迁移,进入酸室与H⁺结合再生H₂SO₄。
OH⁻在碱室生成NaOH。
产物输出:
酸室:再生H₂SO₄(浓度1-2 mol/L),直接回用于前驱体合成。
碱室:再生NaOH(浓度2-4 mol/L),用于废水预处理pH调节。
浓缩室:金属离子(Ni²⁺+Co²⁺+Mn²⁺)浓度提升至10,000-20,000 mg/L,进入回收工序。
3. 金属回收
化学沉淀:向浓缩液加入Na₂CO₃或草酸,生成Ni/Co/Mn碳酸盐或草酸盐沉淀(纯度>99%)。
电解沉积:直接电积获得金属单质(如镍板),能耗约3,000-4,000 kWh/吨金属。
4. 废水回用
淡化室出水盐度<500 mg/L,经反渗透(RO)脱盐后作为工艺补水回用,实现零排放。

一家以离子交换膜的研发与制造销售为主,以电离提取(IE)、双极膜(BPED)、连续电除盐技术(EDI)等膜法技术为核心,微滤(MF)、超滤(UF)、纳滤(NF)、反渗透(RO)、汽体渗透膜(PVAP)配套技术辅助的高科技企业
手 机:15257536316(张经理)
15271100414(刘经理)
邮 箱: zhangnan@hanmoflow.cn
公司地址:
1、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浦南一路78号
2、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
3、江苏省启东市经济开发区林洋路500号
立即咨询
请立即联系我们讨论您的需求。您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
zhangnan@hanmoflow.cn 或使用此处的表格。